這是一個宏大的目標:世界上的物和物之間可以對話。冷凍餐食與冰箱之間可以對話; 微波爐和自動化的購物清單可以溝通;衣服可給予洗衣機、烘干機指示; 藥柜可閱讀藥物說明書,并自動配藥給老年病人并把他們的用藥劑量和吃藥時間報告給病人的醫生……如此事例,舉不勝舉。
這些鴻圖大計是面向消費者的,旨在幫助大家認識到RFID射頻識別如何能夠惠及人類。但它們也有弊端。因為它們是宏大而復雜的,需要的系統尚未到位,甚至現在是不可行的。物聯網使人們忽略了對更小、更容易實施的又有成本優勢的RFID自動識別的應用。
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有關RFID射頻識別的案例和研究,清楚地表明了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研制并有效實施的RFID自動識別系統帶來的益處,像是存貨管理、工具管理、生產管理、資產跟蹤和定位、患者監控RFID自動識別系統和場地管理等等。這些關于RFID射頻識別的大多數應用的共同點是,它們不“大”, 它們主要集中于具體的商業應用,不依賴于與整個世界相互作用的復雜的基礎設施。
雖然諸如藥品譜系和食品鏈安全的一些重要應用程序將需要采取一種綜合的可行性架構,但可能無需額外的復雜性就獲得實際利益。
思考一下建立數據交換(簡稱EDI)標準并讓公司始終準確地生成856提前發貨通知花了多長時間呢?如今,有些系統利用條形碼作為運輸標簽。但在公司得到電子數據交換程序之前,條形碼在提供庫存、結算、生產和質量保證/質量控制的益處——所有的“閉環”系統解決了公司內部的具體商業問題。
誠然,條形碼的使用最初是強加給許多公司的,但聰明的人學會了如何使用堅實的投資回報率來確認其使用情況,從而把原本經營中額外的成本變為實在的利益,甚至是擴大其使用。
今天,RFID射頻識別的情況并不完全與條形碼的實施類似,但是經驗是一樣的:兩者都是在一個單一的實體的工作控制下的系統。目前,RFID的設計能力在提高、安裝能力在提高、使用為決策和投資回報率清楚地提供有用的信息的閉環系統的能力也在提高,適當地設計,然后被集成到一個更大的網絡系統,以提高整體效率。
以醫療保健的資產識別為例。 使用實時定位系統來定位可移動的醫療設備和裝置,提供在時間上的投資回報率,通常可減少設備采購。同樣的標簽可以用來識別設備何時檢修、校準或消毒。并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標簽也可用于計算設備使用時長、環境方面的因素、甚至標簽與設備供應商通信,從而可收到固件是否升級的信息和修改要求或召回已經發出通知的信息。
貨場管理是另一個小的系統如何能與一個較大系統連接的例子。 有源RFID標簽可追蹤駛來的拖車,追蹤它們的位置和貨物(注:無論是空的與否)、 貨物主人、移動情況、與拖車或裝載貨物打交道的雇員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如果時機成熟,所有運輸拖車和集裝箱都標有標準的RFID標簽UT2867,貨場管理系統的基礎設施可以被連接到一個更廣泛的網絡,使客戶和供應商可以及時獲得集裝箱或貨運信息。
無論如何,較大的系統要利用較小的閉環系統來提供額外的利益。但是謹記,閉環系統是必要的第一步—— 一個最能經常的及時的提供價值和投資回報的系統。
在某種程度上,對物聯網的過度關注類似于一個變種的故事:美國宇航員在太空計劃中早期面臨的問題。美國宇航局花費數百萬美元創造了一支宇航員在零重力狀態下工作的鋼筆,而俄國為宇航員提供了鉛筆。(注:變種的故事為,據說美國宇航員在太空很發愁,失重條件下鋼筆和圓珠筆總是寫不了字。美國科學家花費了很多年時間很多經費終于研制出能在失重條件下使用的鋼筆。而與此同時,蘇聯宇航員在太空一直在用鉛筆。雖然是變種的故事,但也有其深意,這個故事是提倡靈活思維,以簡單的技術手法解決問題。而原版真實的故事是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計劃一開始都用鉛筆。由于鉛筆在太空寫字不方便,有弊端,后來Fisher發明了“太空鋼筆” ,最終美國和俄羅斯在太空計劃里又都使用了“太空鋼筆”。而這個故事要說的是類似的道理,無論是RFID或航天計劃,都是從基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