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大學(UT)醫療中心計劃擴大RFID射頻識別系統使用范圍,用于追蹤36個手術室內的設備托盤和耗材。目前,該醫院的5間手術室已將該技術用于追蹤物品。目前,該醫院的5間手術室已將該技術用于追蹤物品。UT醫療中心還考慮使用固定式讀寫器、手持式讀取器對貨架上的醫療用品進行盤點并對每名患者使用的手術用品進行記錄。今年秋天,醫院36個手術室都將開始使用這一RFID自動識別系統。
同時,HB還在市場上推廣OR解決方案,該方案使用了自己的軟件、RFID電子標簽讀取器以及電子標簽。該系統旨在手術過程中為醫生提供正確的耗材和工具并進行記錄而設計的。今年年底,UT醫療中心預計將使用這一系統記錄患者手術過程中需付費的物品。
UT醫療中心擁有36和手術室,其中包括五個骨科手術室。醫院每年可提供14000次手術,其中骨科手術占4000次。
和大多數一樣,過去UT醫療中心在每個手術室使用醫生IC卡系統。醫生告訴醫院員工他需要每類手術需要的工具。在手術開始的那天,工作人員會找齊IC卡上打印的醫療器械并送到手術室去。大約50%的物品并不會在使用。相反,手術過程中若手術室內未找到需要使用的某個器械時,工作人員需要停下手術去尋找器械。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手工檢查這些器械有無過期。
UT醫療中心先進骨科中心副總裁Becky Ashin說:“我們希望重新設計這個系統。”
2013年,UT醫療中心開始和HB公司合作開發RFID射頻識別解決方案以解決這些問題。手術室管理軟件已經有35年時間了。2002年,公司將手術室軟件業務出售給GE。公司CEO DeBusk說,從那時起,HB開始轉而開發實驗室效率解決方案。目前,UT醫療中心正在使用GE提供的手術室管理軟件。
DeBusk回憶說,進行了一些研究后,醫院發現這一解決方案出奇簡易。HB臨床創新主任 Beth Kaylor建議在垃圾桶上安裝RFID電子標簽讀取器及天線來讀取廢棄物品包裝。
UT醫療中心決定在五個骨科手術室試點這一系統。在每個手術室垃圾桶上安裝這一系統前,HB和UT醫療中心還在實驗室進行了測試。醫院在每個垃圾桶外面安裝了帶有UR6258的電子標簽讀取器,該讀取器內置UA1313天線。同時,垃圾桶上方還安裝了一個顯示器,顯示讀取到的數據,該數據還將傳輸到HB云軟件里。
該醫院的外科醫療物品供應商Seneca負責在縫線,紗布在內的物品進行電子標簽附著。該公司使用了來自多家供應商提供的無源EPC超高頻RFID標簽。醫院會對Seneca未標記的物品進行標記。
每個物品的數據都存儲在GE軟件里。首次讀取RFID電子標簽時,這些數據將被傳輸到OR軟件里并創建一個電子標簽ID和物品本身的對應關系。
工作人員仍會使用醫生偏好卡挑選手術需要的物品并將這些物品放置在托盤上送到手術室。手術前,工作人員需要在HB軟件里數據患者ID號碼。HB關于此部分GE軟件內調用手術相關數據。接著,當廢棄包裝扔進垃圾同時,UHF電子標簽讀取器會讀取到唯一ID號碼并將其記錄在手術用品清單里。未來,這個清單將用于手術費用統計。
目前,這次試點已持續了6個月。Ashin稱,盡管大多數醫院只用RFID自動識別追蹤高價值物品,但UT醫療中心認為任何物品都值得追蹤。這是因為,該系統可以在問題發生前識別出來。舉個例子,如果醫療物品過去或不能用在某一特定病人上,HB軟件會在顯示器上顯示警告,提醒工作人員不要使用。
通常,員工丟棄標記包裝袋時,醫療物品本身并未接觸到患者。Ashin說:“未來,我們計劃在物品打開前掃描所有物品。”
由于讀取距離的原因,HB放棄使用HF RFID標簽。使用超高頻電子標簽時,工作人員只需要將包裝扔進垃圾箱,電子標簽便可被讀取,這并不會打擾到正常的工作。
Ashin說,在過去的六個月中,通過顯示每次手術實際使用的物品,Continuum系統讓員工知曉每個手術需要的物品。這也減少了物品取出放回的次數。
一名護士稱:“它讓我們知道了手術中真正需要的物品。”隨著該解決方案在其他手術室的推廣使用,醫院還將研究在天花板上安裝UR6258讀取器以獲取實時數據。這些數據還將用于庫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