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濟南泉城廣場西北側,緊挨護城河的區域,一個兩米多高,10平米左右的小屋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原來,前段時間紅遍網絡的無人超市開到了濟南,不大的店面里沒有任何一名售貨員。從購物到結算,都是自助進行。
顧客想要進入商店,需要注冊后掃碼。不大的店面里,有兩面墻體和一排獨立貨架上擺滿了商品,商品大多是飲料、食品、衛生紙等日用品,價格和普通便利店無異。而要結算,則只需要把想要購買的商品放到指定區域,系統就會自動將幾件商品的價格相加,顧客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或者商店自帶的支付平臺進行支付。整個支付過程不到一分鐘就可以完成。而如果顧客想吃“霸王餐”,將未付款的商品帶出商店,則會先收到語音提示,再觸發警報。
短短3分鐘內,就有5撥游客進入商店,絕大多數都購買了零食飲料等商品。“太方便了!”大多數人都這么評價。
年初至今,大量無人零售公司獲得風險投資,其中既有聚焦于無人貨架的,也有聚焦于無人便利店的。目前市場上的無人零售店,商業模式、技術應用和呈現形態都各有不同, 主要是自動售貨機模式.
1. 自動售貨機模式,顧客在線支付后到出貨口取貨;2. 上海營信為代表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模式,顧客自選商品后到結算區自助支付;3. 以淘咖啡為代表的未來模式,顧客經身份識別后進店,自選商品,拿了即走。近日,上海營信正式推出“無人冰箱”解決方案,客戶只需掃描付款,適用于多種環境中,無需人工售賣。
在此小編表示,物聯網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給許多行業帶來了新的趨勢,很多傳統的零售方式被替代,無人超市瞄準的應該是人力節省、提高購物體驗,以及可以大規模復制、規模化的目標。比如日本的無人便利店計劃,就是因為日本的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中國的零售行業,未來也勢必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新的社會發展中,我們迎接著機遇與挑戰。
新零售:即以在線支付,互聯網,RFID射頻識別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實現手段,整合生產企業,商貿企業,物流企業的一種全新的物聯網零售模式。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以現在或新的電商為重點,線下主要有無人售貨柜,無人零售店等。主要的技術在于移動互聯網,RFID射頻識別技術,智能手機大量普及以及技術革新。其中RFID模塊技術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與現在的銷售模式對比:
1.占用場地更小,像智能零售柜可以直接放到辦公室里面;2.節約人員開支,像零售行業,人員工資是很大的一筆成本,而新零售可以大規模減少工作人員數量;3.消費體驗好,新零售一般采用無人干擾的方式,實現拿了就走的購物模式。
具體的購物流程是:
第一步:進店,用戶打開智能手機,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后臺認證是否有權限,有權限的話自動打開門鎖(或售貨柜門鎖),用戶可以開門進無人售貨店進行購物(或拿取智能售貨柜中商品)。
第二步:選貨,這里就不多說了,選貨過程跟普通超市或普通售貨柜沒啥區別。
第三步:支付,購物結束,用戶須排隊一個一個經過一道裝有超高頻讀寫器的結算通道,結算通道一次只允許一個人進入,在結算走廊盡頭會有屏幕顯示此次的購物數量以及金額等信息并完成結算扣費,顧客到打包區裝購物袋離店(售貨柜的方式是拿取商品后關上柜門觸摸屏即顯示購買商品信息以及自動結算)。整個新零售購物流程結束。
新零售最后會成為一種業態,比如一幢商務樓,里面有服裝,百貨,餐飲,電影,咖啡等等,消費者可以進入隨意取用,會有視頻技術和基于RFID技術記錄你在里面的消費情況,離開時一并發送賬單給你。這其中,信用的管理將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