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全球Watson物聯網事業部產品戰略和研發總經理Chris O’Connor先生解釋關于,當前有人認為物聯網發展普及速度遠低于預期,還有人認為物聯網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很迷茫道:“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覺。”,不同地方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是不相同的,這是因為物聯網的推動因素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另外還取決于每個國家行業變化的程度。
例如,因為歐洲國家面積都比較小,市場容量有限,所以歐洲企業,無論是汽車制造商還是電子產品制造商,在產品生產、經銷、運維各個方面都必須瞄準國際市場,要通過物聯網來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與運維,作為推動因素之一,這使得物聯網在歐洲的發展比較快,因此物聯網已經成為歐洲各國各企業的一種新常態。如果只待在國內的話,他們就會倍感“孤立”。
在其他地方也一樣,物聯網也會成為一種新常態,只是原因不同。比如,企業利用云的能力,也就是利用信息、利用數據方面的能力,這是第二個驅動因素;或者,因為效率的提升,這是第三個驅動因素。三種因素加起來,決定了物聯網在國家、行業與企業的發展規模與前景。
在北美,物聯網發展步伐與歐洲相當,北美的做法主要是把設備感應化即增加傳感器,如洗衣機、洗碗機、烘干機都裝置有感應芯片以便對自己的產品有更好的追蹤和提供運維服務。中國很多的企業也在努力采用物聯網技術,在物聯網的數據積累方面,在某個方面而言也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但Chris認為其原因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中國企業主要是為了提升效率。
IBM大中華區Watson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李國志補充認為,中國物聯網市場增速與美國相當,源于中國經濟的增速與市場期望值都很高。
但是中國經濟模式的改變,讓每一個企業去采納物聯網的技術或者應用的時候更加的去追求它的價值和收益,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投資。當企業從物聯網中發現價值,甚至帶動每個行業實現價值和轉型升級,市場就會進一步興起。
李國志注意到,今年電力、石油石化、交通運輸以及航空、汽車等傳統行業正在加大物聯網的投資。他認為,有兩個趨勢會讓物聯網快速興起:一是國家加大了對物聯網、云計算領域的扶持和引導力度,物聯網相關設備特別是通訊設備的創新、研發和推廣力度正在加大,會大規模降低物聯網部署的經濟成本、提升應用效率,二是像IBM這類的公司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去拓展每一個行業的價值。
“很多時候物聯網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項目,更多是把它當做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內容,成為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手段。”李國志表示:“當這個價值真正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時候,更多企業就會快速投資和迅速興起。明后年我們就將迎來這場巨變。”
Chris也指出,物聯網的發展不是一個公司所能決定的,也不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能夠決定的,所有的裝置都會變成以數據為中心,從而為相關的公司和企業帶來價值。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有不同的起點,但都是在向前進。
從海量的數據中獲取價值
借助于物聯網終端,很多企業獲取了非常充足的數據,但這些數據是非結構化、雜亂無章的。那么,IBM是如何把非結構化的數據變成結構化,然后再進一步產生價值的?這期間最關鍵的措施是什么?Chris介紹說,結構化的數據是一個完整的關系,而非結構化的數據是缺乏這樣一個完整的關系的。
IBM的能力是了解非結構化的數據的規律并加以分析,從而確定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這些關系是人類所觀察不到的。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能夠分析出這些數據之間所代表的規律。當然,有些規律是人們能預料到的,但有時候IBM 仍然能分析出預料之外的一些規律。
因此,價值的產生首先是了解數據中潛在的規律,這樣就獲得了價值;如果對這些規律再去做進一步的衡量,去了解變化、預知變化,這樣又進一步獲得了價值。不僅如此,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觀察來了解到非結構化數據的關系,可以決定是采用人來干預的方式應對,還是設置一套體系作為一種自動的應對策略。這也意味著,未來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將呈現互相結合的趨勢。
上海營信是一家從事物聯網RFID產品的公司,在這個國際大背景下我們發展著,RFID產品的應用也在許多行業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等等。當今物聯網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