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追蹤定位資產的使用情況的確是醫療行業使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最主要的應用,但這一應用其實與工業領域的其他資產追蹤應用相差無異,都是針對一些重要的設備,如IT資產,易耗品,工具,車輛和運輸設備,以及一些電子訂單等。但是RFID技術并不是只能用來追蹤定位。由于一些特殊醫療設備需要定期維護校準,消毒清洗,因此RFID還需要記錄每一個資產的這些信息,以保證病人的診治和護理安全高效。
我們針對RFID在各領域的市場應用曾做了一個報告,在報告中預測了2020年之前,RFID的市場增強情況(如下圖)。除去其他,其中醫療領域的RFID應用排在了第五位,比較有意思的是物流、金融領域的市場呈現萎縮勢態,零售、工業市場后勁十足。那么,醫療領域是否能成為RFID市場的出路?我們將從市場環境、技術收益、應用誤區、企業參與方面入手,逐步分析RFID在醫療行業的市場和應用,從而讓大家全面認識了解這個應用市場。
![鑽搧RFID.jpg 鑽搧RFID.jpg](http://www.necrfid.com/upLoad/image/20171121/15112569944770063.jpg)
在此小編了解到,英特爾攜手同渡資本發布的中國智慧健康投融資報告也提到,從政策層面看,全面深入醫改,國務院層級的重大新政不斷,整個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行業重構蓄勢待發。從經濟層面看,居民健康支出近一步提升,人均衛生費用未來有很大提升空間。從社會層面看,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口結構的變化將對智慧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東京圣盧克國際醫院完成設備移動RFID跟蹤項目試點。該醫院發現,該技術可實時確定每個病房的庫存情況,并將中央臨床工程室的訪問次數減少了約55%。
圣盧克醫院每天接待2550個門診患者,共擁有520張病床。醫院大樓共有13樓,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目前,該醫院還在不斷擴展規模以滿足社區的需求。近期,該醫院增加了一個帶有19張病床的產科診所。
東京醫院使用RFID架子跟蹤設備狀態
該醫院中,大多數不再使用的設備(如輸液泵、注射泵、低壓連續抽吸裝置和氧氣流量計等)都存儲在中央臨床工程室中。這意味著,每天都有很多尋找設備的員工進出中央臨床工程室。為了設備管理,該醫院曾使用條形碼系統,設備借出歸還時需掃描條形碼。但這一過程非常費時,因此護士們會將這些設備存放在自己的病房中,以便快速取用。對于醫院來說,這意味著物品丟失,它們需要經常補充設備。
因此,圣盧克國際醫院2016年起便開始尋找一個更好的方案,并與當年春天開始部署。大約1300臺泵和氧氣流量計附著了具有防水外殼的無源UHF RFID標簽。
該公司的智能感知應用開發團隊表示,醫療工程中心的所有貨架以及22個病房都配備了RFID功能的床單。標記物品直接放置在這些床單上。每個貨架單元都配有一個CSL提供的讀卡器及線以讀取標簽ID號碼。
讀卡器會將收集到的數據轉發到軟件,指明物品存儲位置。還提供支持RFID的處理單元,以便用戶可以查看已丟棄的物品。工程室貨架分為兩類:待清洗或維護設備區域以及已清洗維護設備區域。
醫院標記設備時,軟件內將存儲物品相關信息并和標簽ID進行綁定。這些信息將由相對的軟件進行處理。
當護士從工程室拿取物品時,只需將其移除,系統便可自動更新狀態。如果標簽超過120分鐘未讀取時,則其狀態將更新為“使用中”。
設備使用完后,護士需將其歸還到工程室進行清潔和維護。員工僅需將其放置在貨架上,系統便會自動更新狀態。清洗維護后,員工會將其放置在已維護區域供下次使用。
尋找特定設備時,員工可在軟件內搜索,以確認物品實時位置。醫院可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確認設備的利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