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管理的信息化是現代化倉庫管理的趨勢,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尤其是信息網絡化的應用,倉儲信息處理越來越復雜,信息數據量也更為龐大,來源分布廣而 復雜。如果仍采用手工收集數據,會大大增加信息采集人員和信息輸入人員,降低信息正確率和信息系統的執行效率。為了實現信息的快速準確的輸入,企業在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許多制造公司倉庫現在依然沿用傳統人工紙質管理,錯誤頻出,客戶投訴率高,直接影響了企業形象和發展。生產與倉儲兩個層面資訊斷層,導致生產計劃頻頻發生變化;包裝倉儲過程無法管控,產品管理信息透明度低,產品生命周期不可控;產品無可追溯性,問題出現后無法找到出錯環節與直接責任人。為改善以上現狀,公司需要完善的條碼智能倉儲管理系統進行倉儲的管理。
二:通過該客戶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應用案例介紹系統功能
應用條碼數據采集系統來解決問題在已經安裝了計算機通信網絡的企業,只需在數據錄入前增加一些條碼設備,就可用很小的投資收到可觀的效益:
1.驗貨(收貨)管理
為了開出一張收據或進行任何其它操作,倉庫管理員首先要從它的條碼數據處理終端上選擇貨品收據處理菜單,并用終端上的條碼掃描器掃描貨品包裝上通常由供應 商預先貼好的條碼標簽,標簽上的條碼表示了接受這一產品所需的全部信息,倉庫管理員通過掃描,就能快速準確地錄入這些信息。如果客戶沒有以條碼的形式提供 這些信息,倉庫管理員就要通過終端將這些信息鍵入系統中,系統立即生成用于這些貨品的條碼標簽。
![服裝門店.jpg 服裝門店.jpg](/upLoad/image/20180226/15196163841725202.jpg)
入庫統計開始時,數據終端將提示倉庫管理員輸入收貨單的號碼。倉庫管理員首先掃描這個號碼的條碼,然后系統判斷這個條碼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系統會立刻 向倉庫管理員做出警示;如果正確,倉庫管理員再掃描收貨單上的項目號,系統隨后檢查收貨單上的項目是否與實際進貨相符。接著,倉庫管理員掃描物料規格信息 (體積、重量和成分等)和標識號的條碼。這個標識號唯一標識入庫的這件貨品,作為一個*基本的信息用于以后所有的庫存管理環節中。
2.入庫管理
搬運工(或叉車司機)只需用便攜條碼掃描器掃描準備入庫的物料箱上的標簽和準備存放此箱的貨架的標簽即可。入庫可分間接和直接兩種:間接入庫指貨品堆放在 任意空位上后,通過條碼掃描記錄其地址;直接入庫指將某一類貨物存放在指定貨架。通過入庫管理,我們為每一個物料箱及其存放位置建立一個記錄。
3.盤庫管理
盤庫管理指從把庫房中說倉儲的所有貨品根據盤庫原則進行物理實物盤存的操作。過程如下:
工作人員首先在便攜式數據終端上下載要盤貨品的數據,并且倉庫管理人員依據盤點數據終端到倉庫現場進行實物盤點掃描貨品的條碼號。終端顯示哪些是那些 貨品,他們存放在何地,輔助倉庫管理人員根據實際庫存登記實際盤點的實物信息,并且輸入實際貨品數量。并掃描其標識號進行驗證。系統記錄這一貨品,并建立 一份盤存數據檔案。
4.出庫管理
提貨作業要與同一顧客的各項貨品訂單結合。先 將訂單分解為按貨箱為單位,或者按批、貨盤的滿載能力為單位,還可按特殊情況或容器來確定裝貨作業。操作工從其條碼數據終端上選擇了出庫模式后,掃描提貨 箱上的條碼,系統便確認貨箱里是否含有提貨單上的物品,其數量和品種是否正確等。在應發貨數量與實際提貨數量之間出現不一致時,系統均要求操作工輸入一個 原代碼,對此差異做出解釋,再由系統重置代碼和報告。這樣系統就具有一定的柔性,可讓操作工在貨盤不滿的時候能裝載更多的貨物,或在貨盤已滿時撤走一些貨 物。*后,系統把出庫存的貨物從數據庫清除,并表明此訂單已完成提貨。
5.條碼數據采集應用于庫存管理系統,能帶來以下收益:
(1)去掉了手工書寫票和送到機房輸入的步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解決庫房信息陳舊滯后的弊病。一張票從填寫、收集到鍵盤輸入,需要一天或更長的時間。這使得倉庫生產調度員只能根據前幾天甚至一周前的貨品信息, 為用戶定下交貨日期、以及貨品(有些貨品需要根據其保質期、貨品市場生命周期、具體保存環境等等條件來出庫)。
(3)解決票信息不準確的問題(主要是抄定錯誤,鍵入錯誤),從而達到提高生產率、明現改善倉儲的工作環節、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質量、消除事務處理中的人 工操作、減少無效勞動、消除因信息不準引起的附加庫房存量、提高資金利用率、優化庫存結構、提高倉庫利用率等目的。
從上述的系統了解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系統的價值所在:實時進行了庫存監控,計劃人員、管理人員、銷售人員能夠隨時查看現有實時庫存量,合理有效的安排生產或銷售計劃。質檢、管理、計劃人員能夠隨時查看任何一個產品的生產狀況與庫存狀況,當產品出庫后通過手機或系統隨時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顯示該產品所屬批次、出庫日期、入庫日期、生產時間、質檢負責人、出庫負責人等追溯,實現企業數據有效跟蹤。調高了入庫出庫的時間,減少了生產計劃對實際情況不了解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積壓,大幅度減少庫存積壓,提高了庫存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