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RFID時,上海儒通物聯網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果某個區域共有100個RFID標簽標記的物品,筆者怎么知道這些標簽已經全部讀取了?”當然,答案是:“你不會知道的!钡牵P者會反問這些提問者(通常從未使用過RFID系統,因此對可靠性及精確性有疑問):“那你怎么知道使用人工方法的人數對了100個物品?”答案還是:“你不會知道的”。
![企業正通過數據準確性的案例來建立RFID技術的信譽.jpg 企業正通過數據準確性的案例來建立RFID技術的信譽.jpg](/upLoad/image/20160113/14526567409007628.jpg)
事實上,大數量物品的人工計數永遠會出錯。阿肯色大學的RFID研究中心(已經搬到奧本大學RFID實驗室)進行的時間和動作研究發現,大型零售店人工庫存盤點的準確率只有85%。更糟糕的是,庫存準確度還會持續下降,并在幾周后下降到65%。
然而,很多零售商確信它們的庫存系統準確度達到95%-97%。奧本大學RFID實驗室負責人Bill Hardgrave博士稱,零售商通常只看總庫存。他說:“如果零售店系統顯示庫存總共有12000個商品,他們盤點時計數為11500,他們便會相信庫存準確率為96%。這當然是錯誤的!迸e例來說,系統顯示店里有5個綠色佩斯利帶子和5個紅色佩斯利帶子,但實際上店里有10個紅色佩斯利帶子、0個綠色帶子。
其他行業也有類似的問題。筆者和幾個自稱倉庫庫存準確率達99%的大型制造業公司聊過。這是值得懷疑的。倉庫里流行著一句話:“不要相信SAP。”這并不是說不要相信SAP公司,而是說庫存系統(通常是SAP)里顯示的通常都是錯誤的。此外,如果員工無法找到需要給客戶的物品,這些系統告訴你沒關系,倉庫里還有存貨。這些額外的存貨顯然會占用到那些本該有更好用途的資金。
鑒于庫存系統通常都很不準確,那么奇怪的是那么多人都在糾結標簽標記的物品沒有被100%讀取到這件事。似乎這些企業家都信任現有的系統,即便它是錯誤的。而他們卻不信任RFID系統,僅僅因為他們更新且未經驗證。幸好,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一問題。
筆者聽說過一些企業在RFID項目試運行后暫時關閉,然后對關鍵績效指標(KPI)的變化進行測量。由于人工計數非常不準確,對比這兩種方案其實意義不大。此外,如果店內一些商品標簽附著不當(一些商品漏標記(這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些貼了2-3個標簽),人工盤點和RFID結果對比也就沒意義了。
上海儒通物聯網為獲取RFID數據準確性更真實的情況,一些零售商開始開展試點項目并進行每日庫存盤點并進行補貨。他們測量了某些特定商品或所有商品的現貨率。他們還測量了損失率(員工盜竊及入店行竊)及其他關鍵指標。接著再關閉RFID系統,幾個月后再測量這些指標進行對比。
筆者也聽過一些制造企業讓員工每天進行人工盤點,來回答管理者的RFID系統準確與否的問題。不變的是,由于RFID方案總是很準確,這些工作并無太大作用。
有些醫院會在RTLS系統運行幾個月后,才向工作人員提供訪問權限。這樣做是為了獲取移動醫療設備的資產利用率的基準數據(筆者希望有一種判斷員工花在設備尋找上時間的方法)。據筆者所知,目前沒有任何醫院發布相關結果,可能是資產利用率太低。但是,當啟用系統后,員工便可獲取資產的準確位置,從而感受到RTLS對庫存精確度提升的可信數字。
上海儒通物聯網并不是說RFID系統是完美的。世界上沒有什么完美的技術。但是,合適安裝、配置的解決方案可提供高準確度及可靠數據。未來,筆者相信所有人都會信任RFID提供的信息,F在,我們很開心看到企業正通過數據準確性的案例來建立RFID技術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