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更多的公司成功進行了RFID試驗項目,這讓顧客相信,RFID確實跟宣傳的一樣,可以追蹤和管理財產、工具、人員、庫存等等,于是許多商家開始購置RFID系統。然而在過去的十年,商家平均會花上3年時間來進行測試,僅僅為了安裝一個讀取器。
因此,有些人認為,RFID市場很快就會取得成功。然而,雖然RFID很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穩定發展,在一些行業卻不會被大規模采用。原因如下。
一個行業要想大范圍采用一種新技術,就必須有一個普遍認同的標準,例如80年代的條形碼、90年代的互聯網和00年代手機的發展。如果80年代的時候沃爾瑪采用了和凱馬特不同類型的條形碼,這項技術如今就不會變得如此普遍。如果不同公司在傳輸數據時各自采用以太網、令牌環網和令牌總線網,因特網可能永遠都不會起步。
服裝零售業(也可能是所有零售業)普遍認同無源UHF技術是RFID追蹤庫存的最好形式,因此,零售商就可以跟隨潮流選擇RFID技術,無需擔心這項技術會在未來3-4年被淘汰。所以未來RFID在服裝業很可能獲得快速發展。
在其它行業則完全不同了。以醫療保健業為例子。有些醫院使用RFID實時定位系統(RTLS)技術追蹤醫院的貴重設備,然而許多醫院并沒有采用這項技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全世界許多醫院都采用了基于Wi-Fi的有源RFID系統,但是許多醫院采用的RTLS系統都是基于一種名為無線個域網的專用有源RFID或超聲波技術。哪種技術會占優勢?當下很難得出結論,因此一些醫院不愿意投資這些技術。
使用RFID技術,醫院可以減少花費、改善服務——但這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最理想的是不同的應用各自有普遍認同的有源、無源UHF、無源HF技術標準。能有一個統一的數據標準也很重要,這樣,舉個例子,輪床上的標簽就能編寫上物品名稱及所屬醫院。當B醫院將病人送到A醫院時,工作人員就能通過讀取設備上的標簽獲知其來源地。這樣所有的醫院都能采用RFID判斷出各種設備應歸還的地方。
此外,其它行業也可從RFID標準中獲益。也許你會認為競爭對手在一起商討RFID使用標準是不可能的事,但在好幾個行業這種事情確實發生了。零售業在GS1的支持下創建了一個小組負責起草標準,讓標簽不僅能編寫上物品的基本屬性,還能加上來源地和業務流程,包括運送、接收、銷售等等。同樣,航空航天領域也在航空運輸協會的帶領下合作創立基于電子商務規范2000的RFID標準,解決了困擾該行業供應鏈幾十年的問題。
行業領導者們需要意識到,在內部采用RFID系統固然重要,但讓行業伙伴也采用這種技術則更為重要,因為,財產、工具、設備、集裝箱、零部件、庫存和產品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公司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