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制造商 Bosch 在德國 Bamberg 和 Homburg 兩處柴油機噴油器制造廠里采用 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看板卡來及時補充生產所需的零部件,其中 Bamberg 制造廠的看板卡采用無源高頻 RFID電子標簽,而 Homburg 則采用無源RFID超高頻電子標簽。
Bosch 兩家工廠的幾條柴油機噴油器生產線主要由計算機控制,工人監督機器的運行,并不時加入所需的元器件,如螺絲和彈簧。實施 RFID自動識別系統之前,元器件的補貨往往花上兩個小時間才能完成下單。元器件存放在容器箱里,當一個容箱裝滿元器件后,工人將一張看板卡(打印標志元件類型的條形碼和肉眼可識別的數字)放置在箱子上。當容器箱里的元件被用完,工人移去看板卡,將它送到一個工作站。在那里,工人手工掃描條形碼并下單補貨,但由于單張卡很容易被忽略,這個過程很容易發生錯誤。
為了加快元器件的補貨流程,Bosch 決定對看板卡引進RFID電子標簽,并測試兩種不同類型的 RFID射頻識別技術。Bosch 選擇在 Bamberg 的工廠測試的高頻(13.56MHz)技術,而在 Homburg 的工廠,考慮到可能會批量或遠距離讀取RFID電子標簽的讀寫器UR6258,公司采用了超高頻(902-928MHz)RFID射頻識別系統。
RFID 軟件公司 noFilis 的首席技術官 Martin Doble 稱,Bosch 與軟件商 SAP 于 2008 年年初開始構思這個項目,并于同年 4 月份選擇了硬件,5 月份在 Homburg 開展了試點測試,7 月份在 Bamberg 開展了試點測試。SAP Deutschland 是這個項目的軟件集成商,而 noFilis 是設備集成商,并為項目提供當地硬件安裝服務。Bosch 逐一雇請這些公司,沒有一家公司是這個項目總集成商。
柴油機噴油器的生產線
Brooks Automation 為 Bamberg 工廠提供了符合 ISO 15693 標準的 13.56 MHZ 高頻電子標簽閱讀器和RFID電子標簽。每個高頻電子標簽編有一個非 EPC Gen 2 的 ID 碼,但遵守同樣的格式,由支持 RFID 應用的 SAP 系統生成。超高頻電子標簽的運行頻率是 915 MHZ,符合 EPC Gen 2標準。當這些標簽被編譯時,它們在數據庫與特類型的元器件相對應。同一元器件的看板卡可重復使用。
在 Homburg,Bosch 采用RFID超高頻電子標簽閱讀器UR6258和可近場或遠場讀取的RFID電子標簽。兩個地方RFID射頻識別應用流程基本一致。Bosch總共采用了 2,000 - 3,000 個標簽,層壓在由 SAP 系統生成的打印看板卡上。
公司采用了 SAP 的 Auto-ID Infrastructure (AII) 軟件模塊來集成 RFID 和 noFilis CrossTalk Control Center 軟件所收集的數據,后者負責管理這個應用的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目前,Bosch 總共采用了 80 臺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當 Bamberg 和 Homburg 完成全廠實施后,公司預計會采用 200 臺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
據 Dobler 稱,RFID超高頻和高頻系統都運行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汽車供應商都面臨著縮減成本的巨大壓力,雖然 Bosch 已減緩項目的開展速度,但仍會推進項目的實施進程。
雖然這兩家工廠都采用了 RFID射頻識別系統,但這并未改變生產流程。員工將箱子里元器件全部倒進生產機械后,取走 RFID電子標簽看板卡,將卡片在一個特殊設計的信箱 - 類似于內嵌 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UR6258和RFID天線的箱子。這是卡片的第一個讀取點。當員工將卡片放入箱子時,一個綠燈亮了,指示RFID 電子標簽成功被讀取。系統接著下單訂購所需的元器件。CrossTalk 軟件管理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和運行 SAP 軟件的當地服務器間的通訊。
在一個工作日內,另一個員工按一定的時間段收集所有信箱里的卡片,將卡片接著帶到元器件接收區。在另一個地點,員工通過肉眼對比看板卡和元件箱的數字或讀取兩者的條形碼匹配看板卡與新到的元件箱。
RFID高頻系統的優勢是RFID高頻電子標簽閱讀器比RFID超高頻電子標簽閱讀器便宜,雖然高頻電子標簽會比較貴點;而超高頻系統的優勢是卡片可以批量讀取,讀取距離可達 16 英尺,高頻電子標簽的讀取距離只有幾英寸。
現在,Bosch 每天補貨的時間節省了兩個小時,這將快速給公司帶來投資回報;谶@個前景,公司計劃在全球其它 8 個工廠也推廣這個應用。考慮到成本和讀取距離因素,Bosch 將更有可能選擇高頻 RFID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