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RFID電子標簽使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已經普及了十年以上,但如果是把電子零組件織進衣服的纖維里、而且還能丟進洗衣機洗呢?有一家總部位于法國格勒諾布爾(Grenoble)的新創公司Primo1D正在開發這樣的技術。 成立于2013年8月的Primo1D是由法國原子能委員會(French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CEA)旗下的微電子研究機構CEA-Leti獨立的公司;這家新創公司已經有效地將“可穿戴式裝置”的概念推向新的高度。
現在的智慧服裝類可穿戴式裝置,通常是將電子零組件包在一起,能放進衣物中的特制插槽(口袋)、也可移除;Primo1D所開發的電子元件,則是讓RFID芯片晶片直接連結兩條一組的導線(扮演天線的功能),并紡成紗;因此在這種E-Thread纖維中,就有不需要電源的被動式RFID電子標簽,能適用任何一種標準UHF RFID讀取器UR6258。
Primo1D執行長Emmanuel Arene接受EE Times美國版編輯訪問時表示,他預計該公司能在2016年產生第一筆營收;其E-Thread技術的初步應用,將會是醫療機構與旅館/酒店使用的床單與各種紡織品,這類織品需要專業的清洗程序以及庫存管理。
而Primo1D并非一家晶片公司,其創新技術基本上是開發微電子封裝的特殊制程;該公司的RFID芯片晶片供應商是美國業者Impinj。“我們向Impinj采購8寸晶圓等級的晶片,然后在晶圓片上添加一些制程步驟,因此能讓封裝后的晶片更耐用;”Arene解釋,其制程技術最早是在CEA-Leti的無塵室所開發。
據了解,Primo1D的E-Thread技術本身、制程以及部分應用,總共取得了20項專利;Primo 1D有該技術的獨家使用權,而專利所有權人則屬于CEA-Leti。目前Primo1D已經與一些紡織業者合作。
Arene補充指出,一旦RFID芯片晶片與RFID天線能與紡織紗(包括棉、聚酯纖維、毛或是塑膠)整合,紡織業者就能以標準紡織設備,將它織成各種服裝、床單、奢侈品或是工業用產品;而能盡可能獲得紡織產業對該技術的應用,會是此新技術拓展市場的關鍵。
傳統的RFID電子標簽解決方案,與外部導體的連結需要兩個步驟:先是內部元件要與外罩連結(打線),再來是外罩與外部導體的連結;但E-Thread技術,是一種創新的微電子封裝技術,只需要一個步驟──讓晶片直接連結扮演RFID天線、電源或資料匯流排的兩條一組導體
RFID自動識別技術曾引發隱私權爭議
在2003年,休閑服飾時尚品牌Benetton曾宣布將采用飛利浦(Philips)的RFID自動識別技術制作服裝的智慧標簽,但卻引來大眾輿論對侵犯隱私權的爭議,甚至最后演變成消費者發起“抵制Benetton”的行動;這種隱私權的疑慮仍然存在,因此現在智慧標簽只被應用在商品的倉庫或是零售商店中,一旦商品出售晶片就失效。
Primo1D的E-Thread技術是讓RFID電子標簽與衣物融為一體、幾乎難以分開,因此舉例來說,如果是仿冒品,上面就找不到RFID芯片晶片或電子標簽,因此能有效杜絕假貨。Arene指出,該技術能成為很有效的產品防盜、追蹤以及品牌保護方案,如法國服飾品牌Lacoste,目前就在其服裝產品采用10種不同的技術以對抗仿冒:“E-Thread也能成為其中之一。”
隨著世界各地的“全通路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也就是讓消費者在任何一個地方透過線上商店買到產品──風潮崛起,RFID晶片將成為業者追蹤商品的關鍵技術;他指出,今日零售業者的通路庫存準確率只有七成左右:“他們通常不知道商品是否被偷竊、遺失或是錯置。”
而智慧纖維的未來應用,還有可能是能與洗衣機溝通、指導機器調整轉速或水溫的智慧衣;如果衣服變得這么聰明,各位太太們再也不必為了老公亂洗衣服而大發雷霆。
不過目前是將E-Thread技術先鎖定工業領域的服裝與洗衣服務市場:“我們已經將樣品送給第一批客戶,包括工業用特殊衣著制造商以及其專業清洗服務業者。”Arene解釋,雖然E-Thread的設計訴求強韌,能耐受工業清洗程序的高溫惡劣環境,但讓該技術的品質通過工業用衣著專業清洗服務業者的評估認證十分關鍵。